定位与目标
药剂学学科立足本省,面向全国,培养药剂学人才,掌握扎实的药剂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及相关药学实验技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生产及管理的能力。
招生学科方向
研究方向一:新型纳米靶向药物传递系统
(1)纳米-光热治疗的研究
以生命体系中色素蛋白质的结构为指导,研究蛋白质、肽、卟啉等生物分子的自组装过程规律和超分子作用机理,研究生物分子功能材料可控制备技术及生物分子功能材料在智能药物递送、抗肿瘤、光热/光动力治疗等领域的应用。
(2)主动靶向制剂研究
采用噬菌体展示、SELEX、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针对肿瘤靶组织、细胞筛选具有主动寻靶能力的小分子化合物、多肽、核酸适体,并采用其修饰高分子材料制备纳米靶向制剂,实现抗肿瘤药物的高效递送。
(3)疫苗佐剂-传递系统研究
采用纳米颗粒作为疫苗佐剂,能够更好地被抗原递呈细胞吞噬,把抗原更多地带入到细胞中,加速产生持久的免疫响应,提高免疫低下体系的免疫响应,减少抗原用量,降低免疫成本,促进产生亲和力和中和能力强的抗体,激活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等。
研究方向二:药物新剂型与新制剂
(1)口服缓控制剂的研究
重点开展骨架片、多层片、渗透泵等制剂的处方及工艺技术,建立缓控释给药设计系统,并结合纳米乳、脂质体、聚合物胶束等技术开展新型提高药物对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并对其产业化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实现纳米药物的大规模生产。
(2)注射缓控制剂的研究
很多药物口服后其活性易在胃肠道内被破坏或生物利用度低,且需长期使用的药物,适宜于制成长效注射剂。 近年来注射缓控制剂的研究已成为药剂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借助微球、微囊或聚合物胶束控制药物的释放,可减少用药次数,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
研究方向三: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动力学
本研究方向研究药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对药物制剂的设计提供支持。同时,药物制剂的成药性,药效学考察、安全性评价以及体内外生物效应的评估也需要生物药剂学的研究。
本学科优势与特色
安徽医科大学药剂学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教师均获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9名。其中有国家教育部首批骨干教师、安徽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省级教学名师,模范教师1名,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安徽省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安徽医科大学教学名师1名,安徽医科大学校级模范教师1名。
本学科自成立以来,系统承担了本科学生《药剂学》、《中药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了我院药剂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生物药剂学》、《药剂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承担安徽省级教学研究相关项目7项,校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发表教改论文6篇,参与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
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Adv. Mater. 、Small、J. Controlled Release、Nanoscale、Eur. J. Pharm. Biopharm. 等著名SCI源期刊收录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省、市自然科学一、二、三等奖各 2 项。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授权6项,2篇论文评为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校“十佳论文”。
药剂学现有2个学生综合实验室,1个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4个学科科研实验室,共享1个分析中心以及安徽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心。拥有激光纳米粒度仪、颗粒多功能粒度分析仪、多功能自动溶出仪、片剂脆碎度检测仪、喷雾干燥器、单冲压片机、旋转式压片机、高压乳匀机、探头超声仪、包衣锅、恒温振荡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超低温冰箱、酶标仪、CO2细胞培养箱、低速冷冻离心机、荧光分光光度计、倒置荧光显微镜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可满足专业教学与科研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