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实验室的目的和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对标世界一流,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度,并提出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院士大会上又提出要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
炎症免疫反应(Inflammatory immune responses, IIR)是机体炎症免疫系统依据内外环境变化所表现出适度或异常的炎症免疫反应,适度的IIR对于保护机体免受内外环境病理损害具有重要作用,但过度IIR则引起机体损伤,引起炎症免疫性疾病。炎症免疫反应是众多疾病共同的病理学基础和药物治疗的主要环节。炎症免疫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全球健康的重要威胁,并且已经演变成,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传统的炎症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等,是一类全身性的炎症免疫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疾病,至今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病因不清。大量的研究提示,基因的易感性、环境因素等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校已故著名药理学家徐叔云教授提出“炎症与免疫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的学术观点,率先成立了抗炎免疫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开展炎症免疫性疾病研究。我校药理学研究团队曾受原卫生部委托,制定了抗炎免疫药物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的药效学和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自主研发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二类新药-白芍总苷。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发展,在炎症免疫性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药物靶向开发等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校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团队,围绕炎症免疫性疾病分别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银屑病患者开展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了系列的易感基因和可能的位点及与发病相关的基因变异,被美国NIH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权威数据库收录,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该实验室曾在2010年被科技部列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单位”。
为了更好的建设“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安徽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安徽医科大学将“安徽省人群健康与重大疾病筛查与诊断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重要遗传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重点实验室”三个省重点实验室整合。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组建“炎症免疫性疾病安徽省实验室”,搭建从“流行病学筛查-易感基因发现-发病机制与靶标研究-药物设计与成药性探索”的研究平台。形成了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竞争力的高水平炎症免疫性疾病研究队伍,构建了仪器设备先进、配套设施完善的研究单元,建立了实验室的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在炎症免疫性疾病整体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2020年9月20日,科技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部工作会商提出“要支持安徽依托安徽医科大学建设省部共建炎症免疫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以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等为代表的炎症免疫性疾病为研究对象,以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靶标研究为突破口,开展高水平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与科研团队,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新药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为国民健康、安全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贡献。
|
三、实验室管理结构